Search

去年歷經幾個月的修復整理,遇到好多課題,失敗與順利,對自己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,生活是選擇了以後,不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去年歷經幾個月的修復整理,遇到好多課題,失敗與順利,對自己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,生活是選擇了以後,不要輕易陷落抱怨,反覆練習情緒抽離,學習用旁觀的方式觀看,雖然還不能做得很好,但比從前更能安定。

幸運的是,我還有意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。

去年決定停下腳步,觀看「現在」的我所缺乏跟擁有,決定重新行走,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對名聲權勢金錢保持淡然態度,人要是擁有過,就會渴望追求跟產生失去的恐懼,但我盡可能保持適度距離,讓自己舒服一點,不知道會不會遇到改變的時刻,但如果可以,想一步一步舒服走著。

保持距離的選擇,不代表我們無須慾望支撐我們的願望,只要明白人終將追求的東西並不是物質,物質只是短暫的能量,無法帶你走得長遠,轉向面對「精神層面」的建立,反而能在遭遇挫折的當下,更有勇氣修正與承擔,這些練習讓我們明白人的價值不需要寄託在他人回應之上,有了這層認知,便能感受成長確實在我們心上變得堅韌。

活著本身,仍有止不住的情緒陰影,甚至戰或逃的反應,但我們擁有權利不再讓外界對自己進行情緒迫害,有時候不好的狀態反覆發生,我們該要察覺原因所在,不是一昧的接受那些負面的話語,別人說你差勁,並不一定代表你就是真的不好,也可能對方踩著底線拼命重覆你的差勁,不知不覺他們也成為讓你狀態不好的加害者。

我們能學習分辨,那些不斷重複發生的問題之間,是否真正來自「我」的問題嗎?還是其實是「我之外」的引發呢?

如果是,學習擁抱並修正,即使速度很緩慢也沒關係,畢竟人生的課題伴隨一生,我們想甩掉也離不開;反之,如果不是,我們讓建議經過自己,不再耿耿於懷,相信只要能建立自我價值的系統,就有能力看見情緒,並且為自己選擇。

世上能夠傷害你的人,總會是你重視的人,如果收回對方影響情緒的權利,就能保持安穩,那也是你對自己的珍惜重視。

當我們接受因關係碰撞得來的建議,可以進行適度篩選,透過這些交換得知匱乏、缺點優點,讓自己有機會變得柔軟堅強,但不做一個僅僅討好的人,人若要成為自己,必然經過失去跟擁有,不過每一次的失敗也能讓你越來越能看清楚這些「課題」的存在。

看見課題並不那麼容易,我們也可能帶著課題直到下一次重生,這些狀態都是正常的,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領悟,不放棄迎接缺陷與完美,正因為如此不完美,才有能力跟萬物相遇。

喜歡自己,接受自己,修正自己,學習為自己篩選,就像我們今天可以決定早餐要吃什麼那樣自在,相信每一天的我們都值得對自己投入愛。

#20210109 #看見自己的課題 #成長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